鉴赏:法国旧藏中国家具(一)

2022-08-26 20:43:36

1921年,第一本有关中国家具的图录在法国出版,书名《中国家具》。2013年,故宫出版社将此书翻译再版,更名为《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在翻译出版《法国旧藏中国家具实例》时,我们极力维持原版书在文字、图片、设计方面的风貌,并未加入诠释文字,为不得已的遗憾。现借《古典工艺家具》一隅,阐述一些认识,也是抛砖之作,但期知者耐心指教,得有更深刻的认知,更期能获悉有更多这些家具现状的消息。文字累赘,分数期连续刊登,谨告读者。

清中早期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图1-1)

面径36.8厘米,高45.7厘米

图1-1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

坐墩原书描述为彩漆戗金,实物得以流传(图1-2),成对,现为法国收藏家罗汉先生所有。观察实物知为红漆彩绘戗金工艺。

图1-2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 罗汉(法)藏

图1-3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座面

坐墩面以独板挖成为梅花形(图1-3),面上随梅花形轮廓饰勾云纹,临近者相互勾连。每个勾云纹内各饰螭龙一条,颜色不一,呈逆时针方向运行,龙首折回,欲反向而行。往内又有五条小夔龙组成一圈,与外圈螭龙形态相同但运动方向相反。罗汉先生非常推崇这种图案布局,认为是制者刻意经营,以形成极强的旋转感和动势。中间花瓣形开光,内饰子母螭凤纹组成的寿字。座面边缘饰卍字锦纹。

图1-4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墩身

束腰饰卷草纹。牙板外披且膨出,挖壸门,饰相对的螭龙纹。牙板相邻处做委角,与墩面梅花形呼应。墩身由五个弧突如花瓣的海棠形构件组成(图1-4),镂为上下相对的如意云头,中间相连,饰西番莲纹。构件上部饰有螭龙在卷草中穿行。墩身结构复杂,仔细观察分析,知为海棠形构件中间部分为坐墩腿足,往上直抵凳面,掩在外披的牙板下,腿之间以“X”形构件相连,由于各处弧度衔接自然,且有漆层掩盖,故而非仔细观察很难分辨出腿足,这也是匠心独运处。

拖泥束腰式,亦随凳面为梅花形,束腰饰卷草纹,下枭饰莲瓣纹。

图1-5 宋佚名《十八学士图》中的坐墩(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墩结构极为罕见,外披牙板,罗汉先生认为这是在模拟坐墩上覆盖织物的效果,牙板的边沿波折较多,就是模仿织物边缘下垂的效果。这一概念有一定道理,然而从一个具象的织绣效果到比较抽象的壸门牙板,变化较大,中国造型艺术大多遵循一定的渐变规律,故而这一推断的成立还缺少中间状态实例的发现。墩身相连的海棠形构件,源于宋时流行的藤编或竹编坐墩造型(图1-5),这一说法毋庸置疑,我们能够看到很多的类似坐墩实例,都或多或少有藤墩或竹墩的造型因素,本件坐墩海棠形构件相连处有饰有莲花纹的开光,亦可视为特意对应早期缠绕相邻两个竹或藤圈的数圈细绳。

延伸阅读: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家具发展历程鉴赏(一)

图1-6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故宫博物院藏)

图1-7 红漆彩绘戗金螭龙纹梅花形坐墩座面

故宫博物院亦藏有一对与之造型相似的坐墩(图1-6),从纹饰判断为康熙时期所制。其漆色红而偏黄,墩面为锦地上饰花鸟图(图1-7),构图尚有宋人意趣。罗汉先生认为这个图案固然优美,然而各类家具随处可用,不如此对坐墩的座面图案,应是专门设计而成。故宫所藏坐墩尺寸大(面径38厘米,高47.1厘米),牙板较平直,各部分线条粗放,硬朗大气,风骨甚佳,然造型不及此墩之圆润自然,两者各擅胜场,希望读者能够仔细对比品鉴。

图1-8 红漆描金西番莲纹葵花形坐墩

此墩造型奇而美,虽然上文尝试分析了部分造型的来源,但是还有很多创新部分,属于中国坐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此类造型独成一脉,除去此对和故宫所藏外,见到的一些类似者,都是晚期低劣仿品,包括与之收录在同一页面的另件坐墩(图1-8)。第一次在《中国家具》书中看到此墩,就惊叹不已,后翻检杨耀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一书,发现该书中即有此墩线描图,只是没有书中清晰的图像震撼。未几,在故宫拍摄家具时,从库房看到一对与之相似者,欣喜若狂,与友人相谈,被告知书中坐墩其实也得以传世,为法国重要漆家具器收藏家罗汉先生所有。后也因此与罗汉先生(一位自称和中国家具相伴已30年的学者型行家)相识,从数次探讨此对坐墩始,进而扩展到对中国家具乃至中西家具、艺术方面的交流,收获甚多。基于此,笔者对此墩之赞叹和感情,不仅源于其本身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也激动于能见到近百年前著录于书籍的实物,更庆幸因此结识一同道好友。

大家在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