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 中国古典设计的巅峰

2022-08-26 04:18:20

中国的传统家具发展历史悠久,一度在世界前列。但是到了近现代,中式家具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却开始走向没落。明式家具在我国传统家具历史上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独特的民族文化,设计理念之科学,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明代家具最特别之处在于榫卯构造,不仅是传统家具的主要结构之一,也是传统家具的生命能否延续的重要指标。榫卯结构历经千年之久流传,广为古代家具工匠运用,为中国古代文明留下了辉煌的历史。

明式家具是指自明代中叶以来,能工巧匠们用紫檀木、杞梓木、花梨木等硬木材料制作的独具特色的汉族传统家具。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生产制作的家具最受世人追捧。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一)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

(二)结构科学、榫卯精密、坚固牢实;

(叁)选料考究,流露天然之美;

(四)线脚处理得当,雕刻起点睛作用;

(五)带有文人书卷气息。

“榫”与“卯”

榫卯是中国建筑中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在我们的民族文明发展史上,如同汉字的发明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家具发展规律是传承了传统建筑木结构塬理。无与伦比、错综复杂的榫卯斗拱设计,赋予了明式家具的设计灵魂。

笔者初步统计,中国家具榫卯结构有几十种之多,而且每个名称的榫头卯眼,在制作中会根据外观的造型不同,又可以派生出多种榫卯。南北工匠又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创造出独特的榫卯结构,变化万千、耐人寻味。

明清家具的制作过程中几乎运用了所有榫卯结构种类中的精华形制。在一件明代经典家具之上,运用榫卯结构的范围不同、类型不一,但均起到了家具整体形态构造上重要的“关节”作用。

中国明代古典家具中使用到的榫卯结构共100多种,可分为几大类型:一类作为面与面的结合作用,或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如燕尾榫、槽口榫、企口榫、穿带榫等。

榫卯结构的作用及其结合方式

榫卯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2榫卯结构作为中国传统家具的精华, 是中国最早具有科学设计意义的语言, 这一古老的结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000~3000 年, 河姆渡流域的先人们住房多采用木结构干栏式, 并运用榫卯作技术。

在我们民族文明发展史上, 榫卯结构如同汉字发明源远流长、 自成体系,中国传统家具能够保持几百年而依然牢固, 皆归功于设计巧妙的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是实木家具中通常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一种凹凸处理的接合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 凹进部分叫卯, 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 应用范围不同, 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 “关节” 作用。 按构合作用来归类, 榫卯结构大致可分为叁大类型3:

 

(1) 作面与面的接合, 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 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2) 作为 “点” 的结构方法。 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 成角结合, 交叉结合, 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 “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如典型的明式座椅中的月牙扶手、 香几等, 都是弧形弯材接合而成, 有的也采用“锲钉榫” 做法, 弧形弯材接合的出现大大丰富了传统家具中流畅线条的表现力, 精致而细腻的线条使传统明式家具更具人情味和张扬的浪漫主义色彩。 又如格角榫攒边, 在不同肌理材料的联结上应用非常广泛, 使家具平面的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多彩, 通过软、 硬、 粗、 细之间的反应, 表现出对人的需求的关心和嗬护。

(3) 将叁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 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如常见的有 “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 等。 如抱肩榫, 多用在器物的肩部, 也常出现在有腰家具的束腰处及腿足束腰位置,并有叁角形的榫眼, 上下、 横面均为半榫, 所有物件拼装后上牙板做装饰, 设计十分巧妙。

延伸阅读:明式家具的六大讲究与二十四美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榫卯结构的几种连接方式:

穿斗式: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较小,山面抗风性能好;缺点是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阔。

抬梁式: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嵴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

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它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

榫卯结构设计理念的合理性、科学性

(1)“天人合一”   思想与绿色设计。榫卯结构的设计不违背木质天然形成的纹理及特质,工匠们对于材料的把握力度达到了相当准确的境界,真正做到了古人“天人合一”的一种心态。 在结构上,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性, 不用胶和钉等外物, 运用自然接合的方式, 不附加其它零件,在不伤及家具的前提下, 保证了灵活性和科学性, 便于装载和拆卸, 在装饰性和功能性上达到高度的完美统一,并在产品报废后仍可充分有效地回收和重用,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的效果, 映射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本质, 与现代绿色设计思想不谋而合。

(2)简约化设计

中国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中具有一种简约的现代美。 按这种简约思想设计的家具, 虽然装饰性的附件少, 却各自有着赏心悦目的内涵和形象, 它们都摒弃了豪华雍容的感觉, 却更富于时代感; 外观上的简约甚至极简主义风格将继续主导潮流, 无论是从结构, 还是从生产工艺、 新材料的应用等方面均能与时代特征相吻合, 很容易实现机械化、 自动化高效生产。 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在 “绿色设计” 方面的体现, 对于现代产品中的绿色设计, 设计者无法对其作宏观的调控,只能具体体现在设计之中, 那就是用最少的材料做最多的工作, 生产最多的产品, 减少浪费, 减少污染, 以达到最完美的功能。

中国传统器物正是由于其形态、 色彩、 材料、 结构等要素协调统一, 才具有非常和谐的形式美感。 同样,古代器物在功能上的完美发挥也是由于其选材得当, 工艺科学, 结构合理而得以实现。顺应自然物性, 遵循自然规律, 将自然物性与人的巧思、 匠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以达到 “天工” 与 “人工” 浑然一体的境界, 从而形成产品的整体和谐美。通体空灵, 舒展大方, 流溢着书画笔墨之意, 又极富现代感。不论是在过去、 现在、 还是将来, 榫卯结构都将起到独特的作用。

结语

物质生活的富裕,情感表达的细腻,人们对生活高品质的追求享受,对传统家具文化与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统一的继承和发展,这些都在榫卯结构所展示的建筑、家具上面得到很好的体现。道家思想的文化精髓在这些凹凸结合的连接结构中得到很好的诠释,从更深层次上讲,榫卯结构无论是外在的工艺之美还是内在的文化精髓,都能很好的体现华夏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

大家在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