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考级的初衷是为业余音乐学习者提供一套合适的教材,一种专家评估系统和方式,一方面用循序渐进的设计促进业余音乐学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一方面使业余音乐学习有机会让专家鉴定,在设立考级活动之前,人们已有业余拜师学艺的行为,那时使用的教材往往是专业性的,而且完全是西方音乐体系,没有多元文化内容。因此,考级的设立确实对业余音乐学习非常有利,尽管目前为止各体系还存在需一要改进之处。从客观上看,考级的意义是积极的,但是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具有两面性,在实行的考级过程中,由于参与者的动机不同,也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的结果。好的结果是许多家庭的孩子真的一级一级往上跃升,而且他们将终生享受学习音乐的好处;不好的结果是孩子在考级过程中并不愉快,家长和教师也感到伤脑筋,从而音乐学习之路备受挫折。此外也有不少文化课成绩很好的孩子,在考过业余音乐最高级别之后,由于学校高年级文化课学习紧张,也就不再继续学习音乐了,他们往往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文化课上,准备迎接高考。其中,有个别孩子考上大学后,积极参加学校业余音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博得大家的好评。但也有不少孩子即便考上大学,也不再表现自己的音乐才能,而将时间全都花在主课的学习上,这当然无可非议,但问题是少幼时业余音乐学系仅仅成为记忆,未能成为有效素质资源被开发利用。
业余学习显然不同于专业学习。。21世纪以来开展的教育改革提出,要将过去以知识技能为中心的音乐教育转移到以审美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提出这种转变是很讲究的。从音乐、哲学、美学的角度看,业余学习音乐的根本目的理应是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趣味,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和用音乐美化生活的能力。为了这一目的,就需要处理好业余音乐学习中技术和艺术的关系。如上所述,在各种不当动机促使下,业余音乐学习往往不是重技轻艺,就是重艺轻技。前者将音乐学习变成了机械动作,弹琴就像体育活动;弹曲子和弹练习曲没有什么区别,缺乏乐感。其结果是学习音乐多年,却始终没有跨进音乐的门槛。后者表面上重艺术,实际上由于没有技术的基础,根本谈不上艺术表现,其结果是技术和艺术两头落空。当然,音乐考级和学校音乐教育不同,它毕竟除了需要审美能力之外,还需要表现美的能力,所以这里要强调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对以多数动机而言,应强调审美能力的培养;而对那些未正确理解“音乐素质”涵义偏向单纯乐感培养的动机而言,则应强调表现能力的培养。表现美的能力需要有扎实的技术为基础。
审美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孩子能否真正进入音乐世界,因此,正确的动机首先应以审美为核心。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的是日常经验,对音乐审美能力而言,却需要后天的培养所谓“音乐的耳朵”,就是能够听出音乐美的“门道”的内行所具有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抱着这样的目的去学习音乐,就会时刻注意倾听自己表演的音乐是否动听,并且注意平时的音乐欣赏和文化艺术修养,而不是光注意技巧和考级进度。审美能力提高了,就能进入音乐世界,就能获得大智慧——内心真正灵动起来。另一方面,技术是音乐表现的前提,而通过音乐表现,又对审美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家指出,自己动手做一做,会加深讨事物的理解,尝试用自己掌握的技能表现音乐,也会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从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概括起来说,参加音乐考级的正确动机应该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对业余学习者而言,更应强调技术为艺术服务。也就是说,训练技巧是为了更好地通过表现音乐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真正走进音乐,终生受益。当然,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智慧、毅力、协调能力、良好的习惯等等也自然得到培养。可见正确的动机能够取得双赢的效果,而不正确的动机则仅仅能取得次要方面的好处。即便将来孩子想走专业音乐的道路,从小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将来孩子是成为音乐家还是音乐匠。
琴童和家长朋友们,您们将作出如何选择?思考之后,想必大家已有自己的答案。
----------------------------
扫一扫,关注 音乐基础知识课堂 微信公众平台,获取音乐基础常识、音乐故事、名家轶事等更多丰富精彩内容。
点击左下角 了解更多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