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得不知道的传统文化导入企业“四部曲” ——王西胜老师答老板问(快快收藏)

2022-06-06 22:13:51


企业心观 



“MBA”“EMBA”以及各种“总裁班”一度成为商界经营者寻求解决企业各种管理问题的必学课程和路径,且不说浮躁动机加入的,确实有许许多多人踏踏实实在学习,也学到了企业管理的知识,不过,他们在实践中发现,这些西方制度管理主要在“术”上,往往难以解决“人心”上的问题。




于是,个别先知先觉者已经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企业管理的智慧,这其中有两家著名企业代表,一家是厨电领军企业方太,另一家是已经成为哈佛课程案例的苏州固锝。

   

 广州有企业“一把手”已经开始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并尝试在企业推开,凡事有个一二三,这不,广州一家有一定规模的家具公司董事长在广东省蓝态幸福文化公益基金会“文以化企”宁波方太站中,就向传统文化研习者与公益弘扬者王西胜老师——王老施“讨教”传统文化导入企业的“一二三”,而这“一二三”也正是王老施特别想说的。 



当时,在场的还有100多位企业经营者,王老施从法治讲起,到礼治、德治,再到道治,即从基础的立规矩,到礼敬,到无私无我,再到心念场能这样的从有形的管理到无为而治逐渐提升的“一把手”修身过程。



王老师的解答看似“私人订制”式指导,实际也是千千万万企业有意导入传统文化的必经之路。所以,“一把手”可快快收藏喔。


当时,这位董事长通过PPT介绍了公司导入传统文化之后的变化,比如,做为“一把手”,他用3天时间解决了员工早餐问题,比如,他那年薪大约20多万的车间主管“徒手”清理公司宿舍水沟,而如果给钱肯定不干,再比如,公司招义工“秒报名”满额……



某家具公司董事长



我对传统文化进企业无比坚定,因为我有这个心,尽管看到方太茅总这样的体系,但是对具体的方法、路径、策略、节奏,还是要请教老师,请老师给一些简单、更好操作的方法。



回答:

你问的正好是我特别想讲的(笑)。


我这里有一套东西供你参考,没有茅总那样的详细和完整,可能相对而言,因为简单,更好操作一点。


四个方面,第一个是法治之道,第二个是礼治之道,第三个是德治之道,第四个叫道治之道。抓住“法、礼、德、道”四个字就足够了。

 

王老施



法治

之道

 


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呢?法治之道,通俗讲叫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用传统文化帮助企业实施法治之道,要做的也就是重新审视自己所在的行业,自己的企业到底是干什么的?


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要给客户提供的是什么东西,要提供的服务具体是怎么实施的,把这些东西重新的审视和梳理,建立一套符合你的企业实际特点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建立一套实实在在真实起作用的东西,把原来那些不知从哪里借鉴、摘抄、复制的东西,好好梳理梳理,没用的全部砍掉,不要假装企业的制度很完善,不要假装职责很明确,不要假装流程很严谨,把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通通去除,只留下实际需要的。

 

就像给当时咱们革命军队订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一样,简单明了、简洁高效,让人一目了然,念起来朗朗上口,第一时间让人知道该怎么做。


真正有效的法治管理是要弄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简洁明了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作业流程等等,这样的规章制度的实质就是《大学》里面讲的“知止”。


 “知止”就是定位,企业本身要有定位,企业的运转经过清晰审视之后,需要分多少个段落、需要分多少个层级、需要怎样的一个流水作业,把它定准位,在清晰定准位的情况下,你要亲自参与,参与到每一层相应东西的制定上,这是真正该操心,操对心的地方。


一定要亲自参与,然后该召集大家讨论的召集大家讨论,该进行民主评议的进行民主评议,最后还要有一个民主完之后的集中,这是法治之道,订合适的规矩,订有效的规矩。

 

现在很多企业的规章制度都需要重新审视,重新整顿自己这一套“法”。因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的话,会有人为的随意性。


如果这套东西订了,又过死过于呆板, 执行起来又不方便,效率又降低,或者这套东西本来有某些漏洞,你又没有好好去修正它,势必会影响实际业务的发展和产品质量问题。


再有就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有条件可以借鉴ISO那套质量认证,包括蓝态张总在推的“积福制”,就是在积分制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理念融进去,把所谓的“分”改成“福点”,很有实际意义,也很有创意,大家回头都可以请教张总,找个明白人给你支支招。


这是第一个的法治。第二个是礼治。


 

礼治

之道

你学了传统文化,改善了和太太的关系,让家庭更温暖更和谐。然后把这个带到和太太的工作中,能听进对方所讲的话,能耐住性子听,彼此之间有了互相尊重了,这实际上就叫礼,只不过这仅仅是你们之间的礼,如果这种互相之间的尊敬能够扩展到企业,你对所有的高管还有基层的管理者、一线的员工都有这份礼敬的话,这才是初步到位,还不是完全到位。


完全到位是什么样呢?你对他们充满了礼敬,他们彼此之间也充满了礼敬,你们企业对待客户也充满了礼敬,和所有有合作关系的伙伴相互之间也充满了礼敬,礼治之道就是靠充分的尊敬和尊重来实现,《弟子规》在解决这个问题上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弟子规》还是要学的,要把《弟子规》中的实质精神,就是彼此间尊重的氛围在企业中变成现实。


为什么人会互相尊重呢?这是互动的,“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礼尚往来”,这里的“礼尚往来”不是老百姓通俗所说的,我家生孩子你送了200,你家生孩子我送的不能少于200,不是这种,讲的是尊重是相互的,为什么会尊重呢?这个想要落地的话,不仅仅是念《弟子规》,还要靠训练感恩。


训练谁呢?就是要先训练企业中的这位老板——“一把手”。


先从一把手开始,懂得感恩员工,先不要员工感恩企业,为什么不要员工感恩企业呢?让员工感恩企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老板要先懂得感恩员工,换得员工真诚的回报,这叫“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

从哪开始训练起呢?从喝一杯水、吃一餐饭开始,知道自己生命的存在、延续离不开那么多人有形无形、台前幕后的付出,知道这一点了,人的内心就很容易柔软下来了,这就是致良知。


人能生起感恩之心的时候,意味着良知就显前了。


老板先训练,老板看到每个员工油然升起敬意,当他对员工鞠下一个躬,不管是90度还是60度,他的内心是真诚的,知道每个员工很重要,知道自己的生命离不开他们。


虽然员工是可以替换的,可是你总是需要员工的,替换了这个人,另一个人来了,同样离不开他,总而言之,老板是无法独立存在的,老板有再大的福报、再大的财力、再大的能力,离开了其他人,一个又一个员工,如一颗又一颗小石子的铺路和奠基,又能成什么呢?所以得先从自身的感恩开始。

 

这个感恩之心升起,真诚地鞠躬、真诚地微笑,真诚伸出双手帮助他想实现的东西,从这些地方开始,从内心真诚去尊敬每一位员工,自然而然地感动他人,换得他人的回报。


这时候还不能要求员工去感恩。当然,到了一定程度时候,可以借鉴方太茅总的“五个一”做法,比如“立一个志,感一个恩……”

 

老板做在前,其他人如果也愿意加入到这个队伍,加入到每天感恩一个人、每天感恩一个物、每天感恩一件事的行列中来,感恩之后自然而然就是礼敬,感恩会带来一系列言语、思想和行动的变化。就像我们感恩父母,给父母端茶倒水恭恭敬敬、和颜悦色……

 

员工要是懂得感恩,他哪怕就是钉一颗钉子,他也是怀着感恩的心,认认真真地、很敬业地在那钉。


人要是懂得对人感恩,懂得对物感恩,懂得对因缘感恩,然后,人做事自然而然就升起敬意。所以,这不仅仅是气氛的东西,不是单单让人觉得员工很有素质的问题,当员工能扫好每一扫把的地、能钉好每一个钉子、能抹好每一次桌子的时候,Ta做这些事都是带着敬意带着感恩的心去做的时候,企业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是前面所说的订的什么规章制度、流程所无法解决和达到的,法治能解决一定的有序化,但永远无法解决所有问题,因为法永远不可能100%的完善,总有规定不到的地方,总有需要用人的柔性去调解的。


所以,当礼治到位时候,可以发现公司面貌焕然一新,员工将会非常敬业,而他的这种敬业源自于你对他的敬,然后带来Ta对你的忠诚感和归属感,进而带动Ta能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件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及细节中的细微之处,Ta就能精准地做事。

 

这个时候,所谓管理中的自动化运转就出现了,这就有一点无为而治的意思了。这个时候,员工的自觉性调动起来了,,这些东西都是有方法破解的,而他自己的良知是没有办法回避的。


通过呼唤良知,用良知呼唤良知,用感恩来代替,这是礼治之道。一个企业能把法治、礼治做到了,那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如果你坚持下去,将来某一天“文以化企”到你公司参访,别的企业家也将和你今天到方太一样,怀着朝圣的心情。


德治之道和礼治之道又不一样。


德治

之道


礼治之道互相感恩、互相尊重,互相认为对方很重要,当有一方不这么认为的时候,不这么互动的时候,另一方很容易受到负能量的影响。


就像你刚才说的,员工怎么没有跟进啊?一方会有期待感,这种期待感会让个人产生烦恼,对企业也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影响,就如一样东西丢在桌子底下腐烂没有被发现一样。


互相讲条件、存期待之心要去除,去除掉之后那是真正的无私无我,无私无我的时候,人做一切都是在付出,这是事实上的奉献。


真正德治之道就是去掉对其他一切人的期待感,去掉一切的条件,去掉一切的“价钱”,不谈这些。你对了我是这样对你,你错了我还是这样对你。


就是我只做我自己该做的事。我只管我老板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有没有尽到关怀,不管员工会不会回报我。



可以从员工办公环境的改善,居住环境的改善做起,包括餐饮,员工办公使用的工具、文具等,选择要从身心健康关怀开始。对员工实施无条件的关怀,对客户、合作伙伴都要有无条件的关怀。


这个时候,人的德行就体现在产品的品质上来,就体现到服务的质量品质上来,处处体现无条件的奉献爱心,去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能量场,这就实施到德治了。

 

要实现德治,显然比前面法治、礼治要难一些,因为这确实需要一把手发一个大心大愿,真正要有魄力拿出这种精神来,真正以员工幸福为己任,以客户安心为己任,以天下社会文明进步为己任。有了这个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个时候,德治就能一步一步实现。

 

要能实现德治的时候,要知道,付出的爱一定不会白付出的。你做一个产品就在积累一份功德,你企业运转一天就在为社会奉献一天的爱心。这反过来会转化成企业基业长青、有着持续蓬勃动力的那种东西,转化成以你老板为代表的企业的福报,或者说气数。


一个企业能经营多久,也是有它的气数。企业气数是主导者背后福报有多大,主导者福报从哪里来?最根本就是在家里孝敬父母双亲,把小爱慢慢扩大成大爱,这个爱付出的过程,就是积累福报的过程,就是奠基企业基业长青的过程。


这个事情需要真正有一定的悟性、有一定的决心毅力的人,才敢走这条路。要不然,人的自我没有突破,一般人怀疑自己是否付出得起,都不一定敢干,所以,这个不能要求所有企业家都去做。


但是,这里要说的是,谁要是真这么做,他一定是只赚不赔的。


 “天下没有吃亏的事情”,真诚的付出,必定是转圈之后成为自己的福报,“德~人~土~财~用~德~人~土~财~用~德~人~土~财~用……”永远是这样循环,这是德治之道。从德治之道角度看,利而不害,就是只献爱心、只关怀、只奉献,绝不伤害,这里头最关键的是要“无条件”,去掉期待感。


道治

之道



再上一层是道治之道。道治之道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它不需要形式,不需要在企业LOGO上写什么“道”字之类,也不需要跟人开口闭口论道。它是你老板个人身心的状态,是老板的能量场,是与你所驾驭的所有成员的能量场,与所在行业、所有理论上的客户乃至于整个社会、这一方国土天地的能量场,保持一种很微妙的同步共振,这自然顺应了自然运作的节拍,这就是道治之道,这个说穿了就是场能。

 

其实,人除了肉身之外,人实际是有能量的,这个能量来源于心念,什么样的心就有什么样的能量,存利人之心就升起爱的能量,存害人之心就会变成一种负的能量。


这个时候企业的经营已经不仅仅是做事了,不仅仅是做事业的问题,这个时候已经上升到生命价值上的问题。


自身的修炼决定了德治之道、礼治之道、法治之道究竟能够推行几分,心越沉静能量场越强大,心念越单纯越纯洁,能量穿透力越强。到了最后是无为而治,茅总也提出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从礼治已经开始了,到了德治已经深刻了,到了道治已经是到无为而治的最高阶段,就是没有管理的管理。这个时候的管理是因为前面的基础都做好了,逐步提升了有序化,达到高度有序化,甚至是一切有序化的运转中来。已经是老板在不在公司它都在完全运转了,不因为老板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而受影响。


要真正解决传统文化进企业,这四个字就够了。这四个字都有可操作的东西,重点先操作前两条就够了,第三条看情况,自己可以做个思想斗争什么的,很久不抽烟也可以把烟捡起来,好好想想,不开玩笑(笑)。


当然,万变不离其宗,自己的修身修心修德,将是企业做成什么样子的最原始的模型。所有的蓝图都没用,只有自己的身心状态才是真实的蓝图,将来企业做到什么程度,都是按照自己的修为来实施的,别人也监督不了这个“施工”过程,只有自己的良知能监督得了。



│第一脑原创   ●   记者:林晓曼   美编:汤圆  │

部分图片、动图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END

本公众号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动图表情选自百度,版权属原作者。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


商务合作请联系:

邮箱:pmingx@126.com

QQ:630272103

电话:020-87754346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中309一315号羊城创意产业园3一11栋民营经济报社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D1N888    


创意集中营

智慧淘金地

第一脑精英群等候您的光临

▼点击阅读原文

大家在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