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我的小伙伴:每经影视
微信号:meijingyingshi
年轻人可能背不出太多的唐诗宋词,但都能脱口而唱“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传统文化被通俗的方式表达和接受,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对这个问题,《青花瓷》的作词者方文山无疑是肯定的。大家对方文山所创作的歌词作品印象最深刻就是“中国风”创作。但事实上,方文山创作至今大约五百首歌词中,所谓中国风的歌曲大概只占总创作量的六分之一。
在4月22日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ngshi)记者近听方文山讲他的创作与人生,发觉流行音乐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底蕴。
▲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方文山讲他的创作与人生(图/主办方供图)
大家为何更关注中国风歌曲?
因为它的文化识别度高
“为什么大家比较关注这六分之一的中国风创作呢?”方文山自问自答道,那是因为这些作品有着浓郁的文化识别度,正如《天涯过客》,影视画面和调性很具有中国的文化识别度。这样的文化识别度与其它流行音乐区隔开来的特征很明显,这个特征可以理解成风格,这样的风格占整体音乐的百分比其实不高,但反而受到关注和讨论。
▲方文山歌词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有着高度的文化辨识度(《天涯过客》MV截图)
什么是文化识别度呢?首先应该先来论述什么是文化?
“总体说来,一个民族的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总和可以称之为文化,言简意赅地说,文化就是翻译间流失的东西。”
面临某一个具备文化符号属性的事物,不需要特别的文字去说明,不需要言语去解释,一般生活经验值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文化属性的东西,就叫“文化识别度”。
这些识别度有哪些呢?其实非常多,比如走在街上听到一个人在讲广东话。比如服饰、建筑、节庆、艺术,这些文化符号性很强的事物,不需要旁人解释就能被一个民族理解,这就具备一定的文化识别度。
“我之所以不断创造中国风的作品,其实来自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跟归属感。”方文山说,“除了我创作中国风的歌词之外,我跟一些对汉服有共同爱好的‘同袍’在浙江西塘连续办了五届的汉服节,今年是第六届。”
传统文化要获得广泛影响力
最佳平台是互联网
在方文山看来,建筑是城市的名片,传统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
“阴雨江南,徽派建筑,文化识别度很高。中国传统文化中建筑追求的美学调性,是追求天地协调的水平美、对称美跟中轴线。这与西方传统建筑的美学调性差异很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美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土壤,这是世界多元化的意义,丰富了彼此的生活。”
文字,也是方文山最感兴趣的部分。“文字是文明的开始,汉字相较于其它的文字系统,除了具有独具一格的文化识别度,还有一个千古不移的特性,它是超时空、超地域、超方言的文字系统。如果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上的根,汉字可能就是中国人的灵魂。一块两千年前的石碑在中国出土,中学生就看得懂。基本上全世界只有汉字有这个魅力。汉字的文化识别度非常高。”
▲方文山歌词里,渡船口处的青石和无数别离(《天涯过客》MV截图)
在方文山看来,互联网时代到来,等同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不特定地点、不特定空间、即时传播的特性,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重要。
“以前传统文化的推广,一个古琴展览,或者京剧演出,只是一个点的影响力。互联网可以做到面,它的优势没有任何载体可以比肩。互联网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力是效益惊人,而且影响层面非常广泛。所以如何善用互联网,去更好的推广传统文化,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议题。”
“我认为传统文化都可以用通俗的方法获得广泛的影响力,最佳的平台就是互联网。”
方文山总结道。
▲方文山(图/主办方供图)
以下为方文山演讲现场实录:
大家对我所创作的歌词作品印象最深刻,或者说,最容易引起讨论的是“中国风”创作。
我创作至今大约有五百首的歌词作品,所谓中国风的歌曲大概占了总创作量六分之一。但是为什么大家比较关注这六分之一的中国风创作呢?那是因为这些作品有着浓郁的文化识别度,正如一开始播放的《天涯过客》,影视画面和调性很具有中国的文化识别度。这样的文化识别度与其它流行音乐区隔开来的特征很明显,这个特征可以理解成风格,这样的风格占整体音乐百分比其实不高,但反而受到关注和讨论。
什么是文化识别度呢?首先我们应该先来论述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某一个特定族群在一个自然的地理环境下世代共同生活所累积出来一个相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族群归属感跟信仰的认同。
这些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什么?有语言、文字、饮食、服装、节庆、建筑、信仰跟艺术。这里面分得很细,艺术里面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电影,我们可以总得来说,一个民族它的社会共同价值观的总和可以称之为文化,如果以文学的领域缩小范围来讲,我们可以言简意赅地说,文化就是翻译间流失的东西。
面临某一个具备文化符号属性的事物,不需要特别的文字去说明,不需要言语去解释,一般生活经验值里面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什么文化属性的东西,这个就叫识别度。
这些识别度有哪些呢?其实非常多,有时候走在街上听到这个人在讲广东话,那个人在陕西话。服饰、建筑、节庆跟艺术,这些文化表现形式透过影视,透过互联网会知道,这是文化符号性很强的事物,不需要他人给你解释,就具备一定的识别度。
我跟大家分享三个文化形式表现出来的形式:第一个是建筑,第二个服饰,第三个文字。
首先是建筑,建筑是城市的名片,传统建筑是城市的文化名片。阴雨江南,徽派建筑,这里不需要说明文化识别度很高。中国式建筑(例如闽南式建筑、平遥古城)、日本的天守阁、哥德式教堂、布拉格的建筑、德国新天鹅堡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建筑追求的美学调性,认知差异非常大,因为中国的美学是追求天地协调的水平美、对称美跟中轴线。每个民族有自己的美学,都有自己的文化土壤,这是世界多元化的意义,丰富了彼此的生活。
第二个是服饰。我之所以不断创造中国风的作品,其实来自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跟归属感。除了我创作中国风的歌词之外,我跟对这些有爱好的同袍们在浙江西塘连续办了五届的汉服节,今年是第六届。汉服这个传统领域相较于中国功夫、书法、中医、京剧、古筝等,它比较偏冷门,比较不会为人所关注。华夏汉服,其实汉服不是汉代的衣服,是汉民族的传统衣服,它的特征是交领、右衽、细带、宽袍,这样一个服饰文化识别度很高,和服、韩服也受它的影响。
第三个是文字,这是三个领域中我最感兴趣的部分。对于我而言,文字是文明的开始,文字可以承载知识的传递,跟族群间彼此的沟通。汉字相较于其它的文字系统,它除了具有独具一格文化识别度,有一个千古不移的特性,它是超时空、超地域、超方言的文字系统。如果说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上的根,汉字可能就是中国人的灵魂。一块两千年前的石碑在中国出土,中学生就看得懂。基本上全世界只有汉字有这个魅力,超时空、超地域、超方言。因为两千年前有文字的民族和国家并不多,汉字的字形字意千古不变,文化识别度非常高。
互联网时代到来,等同于第三次工业革命,互联网不特定的地点,不特定的空间,立即的传播性在这个时空背景,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非常重要。以前传统文化的推广,一个古琴的展览,或者京剧的演出,只是一个点的影响力。互联网可以做到面,它的优势没有任何载体可以比肩、可以取代。互联网的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推广力是效益惊人的,而且影响的层面非常的广泛。平台没问题,有问题的只是内容。所以如何善用互联网,用任何的包装去促进一个传统文化的推广,我觉得这是最大的议题。
我认为传统文化都可以用通俗的方法获得通俗的影响力,最佳的平台就是互联网。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温梦华 何小桃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