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弄堂里传唱不息的沪语童谣、城市街巷间隐约可闻的叫卖小调、郊野田埂旁悠然飘过的民歌小曲……在很多上海人心中,这些本土音乐曾经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调味剂”。昨天(25日),由上海市音乐特级教师施红莲领衔研发的《上海传统音乐文化》特色教材正式发布,从本学期开始,全市50所基地校的中小学生将在这些几近“消失”的声音中,重温这座城市最鲜活的声音记忆。
在业内专家看来,不同的土地孕育着不同的音乐文化,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植根于本土音乐文化的土壤之中。上海是一座中西交融、土洋结合的大都市,这里的孩子不光要着眼世界,还要成为本土音乐文化基因的传承者、发展者。
1
本土音乐的文化生态令人堪忧
从构思到成书,这部教材酝酿了整整十年。而最开始的四、五年,编写组只做了一件事——走遍上海的图书馆、文化馆,甚至郊区的田间地头,寻访非遗传人、民间艺人,一一收集这些逐渐谈出记忆的“老声音”。
从青浦田山歌、崇明扁担戏、松江细锣鼓、码头号子等音乐中,施红莲犹能窥见昔日上海本土音乐的灿烂辉煌,但如今,它们的文化生态却令人堪忧。“现在很多孩子说起‘蓝调’头头是道,但很少人知道这里曾诞生过无数丝毫不逊色于西洋乐的音乐。”本土音乐文化的式微,是他们编写教材的初衷。
施红莲告诉记者,事实上,全市多个区曾根据自身的音乐特色开发过一些区域教材,但立足点较小,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她看来,这些音乐虽有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但它们有着一脉相承的海派特质。我们需要一本教材,系统地收集、整合、呈现上海的传统音乐文化。
据悉,闵行、金山、松江、青浦等区的音乐教育者共同参与了教材和课程的开发。目前,莘松中学、马桥中学等50所中小学自主报名成为首批教材使用基地校,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扩大。
2
音乐中蕴藏着城市文明的变迁
据了解,这部教材分为小学版、初中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每册所涉及的七个单元分别根据歌谣、乐曲、曲艺、舞蹈、戏曲、歌曲、民俗等艺术类型与历史脉络全新构建。从本学期开始,它将作为音乐教材的补充教材及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教材,进入孩子们的课堂。除了美育功能之外,这些带有时代印迹的本土音乐,还诉说着城市文明的变迁。
施红莲提到,在上海童谣中,有不少是以弄堂游戏为主题的童谣,比如《小巴辣子开会了》《猜东猜》等。这是上海旧时弄堂生活的真实写照,充满了趣味和温情。而《夜来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上海老歌,则是留声机时代的回忆。独特的曲调一响起,就让人想起了那个旗袍飘飘、衣香鬓影的场景。
还有一些本土音乐则诠释了上海独特的城市特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正处于飞速发展期的上海港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码头工人,大家操着不同的方言,在劳动中创作了一首首高亢悠扬的码头号子。这种“南北融合”的音乐既见证了上海港的历史变迁,又契合着上海的城市特质——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上海传统音乐文化
本土音乐需要传承和创新
3
施红莲坦言,编写教材的这十年间,最难的事是“寻找和还原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但下一个十年,难在如何重新解读和演绎这些本土音乐。
记者从七宝中学了解到,目前学校针对有一定音乐基础的高一、高二学生开设了一门音乐拓展课——《传统音乐作品创编》,探索传统性和时代性的平衡。这门课的负责教师诸可汲介绍,除了中国传统民歌以外,不少学生会基于上海叫卖小调等本土传统音乐进行再创作。“有些学生把《夜来香》改编成了蓝调布鲁斯版本,老歌新唱也挺有趣的。”
施红莲认为,本土音乐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环。越是浸润在这些“老声音”里,她越是感受到,不管上海如何国际化,它的乡土文化,始终是城市文明的根,这是需要后人不断去传承、保护、发展的。“上海乡土音乐的传承,应该是以发展的姿态,也就是在保留其内在气质和典型性的同时,完全可以结合城市化和国际化的特征。”但最值得坚持的原则是,不要让它们“变味”。
本文转载于文汇报记者 朱颖婕
2017年10月25日报道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