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张彤,作家,资深媒体人。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曾任青岛晚报记者、青岛早报文娱部主任等职,现任《青岛文学》编辑部主任。出版有《曲终人不见——中国新音乐历程中的10位音乐家》《青岛艺术史·影视卷》,散文随笔见于《三联生活周刊》等多家报刊,在纪录片《影视之城》《琴岛韵事》中担任总撰稿。
壹
听穆蒂指挥“柴四”
年初去北京公干,恰逢穆蒂大师携芝加哥交响乐团来访,朋友送我一张票,很幸运地观赏了这场演出。
说是幸运并非虚言,我每年都会看一些音乐会,大师名团也曾看过几场。最值得一说的是2012年去柏林时,看了西蒙·拉特指挥的柏林爱乐。那天演了三部作品,分别是海顿的《C小调第95交响曲》《贝多芬第七交响曲》和一部由70后作曲家写的长笛协奏曲。此后也在青岛看过两个规格比较高的乐团演出。第一次是阿什肯纳齐率领的悉尼交响乐团,那天演的肖斯塔科维奇是很棒的。去年,BBC爱乐来访,也算师出有名,随团前来的莎拉·张更是国际乐坛上的小提琴圣手。上述三场音乐会都是令我难忘的,但比较起来,我还是最喜欢芝加哥的这场。
我算不上是“发烧友”,交响乐也仅仅是我众多的爱好之一,但是看到这场音乐会我仍感到十分之振奋,以至于从国家大剧院走回住处后,心绪还久久不能平静,最后独自喝了两听燕京啤酒后,才勉强入睡。
芝加哥乐团的这场音乐会,也是有三首,第一首是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普氏的作品我听过几首钢琴协奏曲,毕竟是二十世纪的作曲家,风格较为现代。但是这首被冠以“古典”的交响曲却是真的古典,评论说它有海顿的风格,我也觉得挺对,总体上,是轻巧、柔美的路子,短小,全曲也不够20分钟。其中有一段木管与贝司的对比演奏让我觉得巴松、双簧管等乐器的音色很美,似乎是以前没有体会过的。
上半场的第二首,是欣德米特的《铜管与弦乐协奏曲》。这是我闻所未闻的一部作品,中间也一度听得走神,但是我也注意到,长号的表现力极强,亦是以前不太能体会到的。
如果音乐会到此为止,那我觉得也算是中规中矩了,每一个声部的音色都很棒,指挥穆蒂又很有范儿。在我刚接触古典音乐的那几年,他接连指挥过两三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故一看到他就觉得挺熟悉。大师率领名团,演奏了一些不太熟悉的作品,体会到了某些乐器的美,一场音乐会有这样的收获也算是正常。
然而我想说的却是下半场。下半场演的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我对这部作品非常熟悉,原因是有一年随青岛交响乐团在三四个城市巡演,这部作品演了好几遍,而我随团采访,无处可去,排练也听,演出也听,就喜欢上了这首。后来我又在上海买了几个版本的“柴四”的碟片,放在车上。有一次,我一边听,一边唱,第四乐章有四句旋律较为复杂的乐句,当我唱出来时,太太十分惊讶,她说这么难的句子,你也能唱出来!因她是专业文艺工作者,对我这方面的表扬并不常见,所以这个小小的得意我也一直记着——那也是十年前的事了。
芝加哥演的“柴四”,当然好过任何一张唱片。我以为这部作品的第一二乐章,是忧郁,甚至有些孤寂的,尽管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第三乐章的拨弦比较少见,密密麻麻,嘈嘈切切的感觉,却又是轻快的,第四乐章是大开大合的气象,及至乐章之尾,巨大的能量瞬间释放,达到轰鸣一般的高潮,我也罕见的尖叫起来——而且,非常不好意思的是,居然双眼充满了泪水。
巨大的轰鸣之后,音乐厅里彩声迭起。数次返场,乐团的中提琴首席、华裔音乐家张立国代替穆蒂致辞,他说,乐团非常欣慰中国观众对他们的喜爱,所以少见地加了一首。居然是根据《大海啊故乡》改编的交响曲。
听到张立国的致辞,我想起多年前采访上海音乐学院的郑石生教授,他曾自豪地说自己的几位学生在美国的大牌乐团里都有很好的位置。用手机查了一下,居然就是这个团。在芝加哥除了张立国,还有于苑青、侯雷、唐荣彦三位,同样来自上海音乐学院。芝加哥此次访华,在北京演出之前还有上海一站,可惜的是,郑石生先生已经于一年前辞世,无法看到这场演出了。
在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作品中,第四交响曲当然不能算是最好,甚至可能连柴氏的代表作也算不上。人们更多地会谈“第五”和“第六”(即《悲怆》),这两部作品能够代表柴氏的创作水准,尤其是《悲怆》更可以名列世界经典之林。“柴四”并不十分受欢迎,在乐迷们推崇的音乐学巨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甚至评价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大体上还是非交响乐的,虽然有些主题素材很美,呈示得很好,整个的配器也很有趣,但是毫无交响发展的痕迹,只不过是一连串的重复和一系列的高潮进行,常常几近歇斯底里。”这当然是专业的评判,值得乐迷们重视,而芝加哥乐团一向以大开大阖著称,演奏风格称得上夸张,故选择这首“歇斯底里”的“柴四”作为访华演出曲目,或也有他们的道理。而对我来说,或许是当日特别的心境,这首乐曲竟让我张惶失措,走出音乐厅时,头还是晕的。
音乐会结束后,我步行回到住处,心绪还是久久不能平静。除了耳边回荡的旋律,还杂七杂八地想起十数年间的一些生活琐屑。就好像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旅行,回到平静的生活中,一时无法面对一样,一场精彩的演出过后,又倍加地生出对日常生活的厌倦,艺术是如此精彩,而生活又是如此之平庸,这真的令人难过。
贰
贝多芬,独一无二的“三重协奏曲”
在上海市复兴中路上曾经有许多唱片店,有那么几年,我常去附近的音乐学院查资料访朋友,工作之余也买了许多唱片。因附近既有音乐学院又有上海交响乐团,古典音乐的唱片需要比较大,唱片的种类也就比较多。
忘记是哪一年,朋友向我推荐了一张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封面上是卡拉扬和马友友、穆特、马克·泽尔瑟,穿着很随意的便装,是录音时候的照片。录音的时间为1980年,当时穆特才只有17岁,照片上看还略有点“婴儿肥”,而72岁的卡拉扬还丝毫没有苍老的样子,马友友穿了一件牛仔衬衣,很谦恭地坐着,像个大学生。因为这张唱片上全是大牌,我也偶尔听过几次,并且装进了IPOD里,在车上循环播放,没有几天就会轮到这首。三重协奏曲是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种乐器与乐队合作演奏,每一个主题出来,三种乐器轮番演奏,再相互对话,交响乐队映衬呼应,演奏的过程相当富于戏剧性,我也渐渐地喜欢上了这部作品。
2012年3月,我当年出版的新书《曲终人不见》做了一个首发音乐会,邀请了小提琴家吕思清来演奏,演出完庆功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假如哪天来做一个现场版的三重协奏曲,该有多好。那时与吕思清老师曾提到邀请青岛籍音乐家回乡办系列演出的事,青岛大剧院方面也非常积极,思清老师提示我们有一首巴赫的小提琴和双簧管协奏曲,十分动听,可等在纽约爱乐任双簧管首席的王亮回国时谋划这样一场演出。
暑期时音乐家们都常来青岛,我连续参加了几次聚会,结识了大提琴家俞明青,俞老师当时是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国内大提琴教育的领军人物,他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从青岛考到北京。那天遇到俞老师后,我又重燃起这个想法,我的同事、。有一天他来找我,商量青岛籍音乐家的系列演出,我说,三重奏已经齐了,可以演那首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了。也就是在这时候,大剧院那边决定,要把青岛籍音乐家的演出作为当年艺术节的一场。延军提议这个音乐会系列叫作“天骄”,我们都觉得这名字很响亮。
商定要做这场演出要演三重协奏曲时是当年的8月份。那年我接到一个任务,要去欧洲采访一个月,所以后来筹备音乐会的诸多事务都没有参与。在去欧洲前,刘延军拿走了我车上的那张唱片,这下我也就踏实了,我觉得,这张唱片还是挺好听的,延军听了,会对这部作品很感兴趣,也就会尽力促成。
返回国内后,这场音乐会最后的阵容与曲目已经确定,俞明青老师力荐女儿俞佳演三重奏,他们父女合作一首双大提琴协奏曲,逄勃换了曲目,演《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还有一位小天才,13岁的何子毓也参加演出,合乐定在当年的10月31日。
合乐那天,我去机场接了吕思清老师,吃了中饭,就去了青岛交响乐团的排练厅。定的下午排三重奏,此前,他们三人在北京排了一次,因为这部协奏曲比较麻烦,“青交”又没有演过,所以排练时时不时就要停下来。我曾问思清老师,在北京排得怎么样,他说因为这个作品是用C大调写的,而小提琴曲一般都是D大调,所以他拉起来很别扭。但是,他说,大提琴的难度更大些。我又问过逄勃,她说,这部作品的大提琴与小提琴基本上是一体的,钢琴基本上是单出来的,因为这是贝多芬给他的学生鲁道夫大公写的,这位大公是钢琴家,贝多芬大概在初写时比较照顾自己的学生,绕过了许多复杂的乐句。后来虽然经过了改进,但钢琴部分仍然有点别扭。当然,对逄勃来说,难题不在于演什么,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有超高的技巧,但是,她的难题在于,已经差不多二十年不开音乐会了。
音乐会终于上演了,俞氏父女的双大提琴是维瓦尔第的作品,第二乐章的前半部分只有三把大提琴在演奏,相当柔美。何子毓的演奏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他在不拉琴的时候安静得像个小姑娘,但是琴一上手,马上就变得自信了,他也成为这场音乐会上的一个亮点。后来的经历也证明,我们对于何子毓的期待并没有落空,他于2016年获得了梅纽因小提琴大赛的金奖,成为获得此奖最年轻的一位演奏家,也成为中国小提琴史上的又一个骄傲。
说起三重协奏曲,我相信当晚的观众大部分都没有听过,虽然配合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整体上气氛上佳。即使是对最外行听众来说,大提琴、小提琴与钢琴不断地重复同一个主题,然后三种乐器互相纠缠,再加上乐队热烈的烘托,这是一首足够精彩的曲目。
音乐会后的庆功宴,大家都很兴奋,逄勃说在上学时就认识吕思清,可是从来都没有合作过,俞明青老师1973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现在已经是管弦系的副主任,但他也从来没有在家乡开过音乐会,从这意义上,“天骄”简直成了“天桥”,给音乐家之间搭了一座桥,也给音乐家和青岛观众之间搭了一座桥。
此后几年的天骄音乐会,又陆续促成了王亮与李传韵的首次合作、栾树的第一场个人作品音乐会、吴灵芬教授的合唱音乐会,“天骄”几乎成了一年一度的青岛音乐家嘉年华。这是我记者生涯中值得回忆的事,我虽非“乐迷”,但因工作原因,既可以欣赏到许多高品质的音乐会,又有机会与音乐家们在剧场内外交流,能够以有限的学识,对音乐家们的交流活动起到一丁点的促进作用,也还是深感荣幸与欣喜。
就“天骄”系列音乐会来说,一切都始自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这同样不是一首能够代表贝多芬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它的意义或许仅在于“独一无二”,而对我个人来说,也有着独一无二的记忆与情感。所以我每遇到三重协奏曲的唱片,就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除了上述柏林爱乐的版本,目前,我也已经拥有另外两个不错的版本了,一个是奥伊斯特拉赫、罗斯特罗波维奇、里赫特1970年的版本,还有一张,是郑京和、郑明和、郑明勋姐弟三人合作的版本。而在内心深处,我仍然期待着能够在现场再次欣赏到这首名作。
叁
莫扎特,一首温暖的小提琴协奏曲
前不久小提琴家刘扬回青岛休假,他现在美国芝加哥的一所大学教学,几年前我们曾操持过一场他的音乐会,故彼此熟悉,一帮音乐界的朋友们三天两头组织聚会,我也很荣幸的“叨陪末座”。有一次聊得高兴,大家就撺掇他与太太、钢琴家蔡宜璇一起再开一场音乐会,那天青岛音乐厅交响乐团的团长、我们的朋友老肖也在,乘着酒兴,就约定了这样一场音乐会。因为音乐厅乐团是一支业余乐团,并没有常任指挥,现请指挥来不及,就商量演奏一首规模不大的曲子,这样刘扬可以一边演奏一边指挥,而这种形式其实也不少见,帕尔曼等好多小提琴家都曾做过这样的演出。
“那就演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吧?行不行?”刘扬问肖团长。老肖一口应下来,这样,我们就在饭桌上攒了一场演出。
我一听到要演这个曲目,心中格外高兴,因为这首协奏曲是我最早喜爱的一首,不仅熟悉,还有着特别的感受。
。这是记录大卫·斯特恩1979年6月中国之行的电影。刚刚改革开放,多位国际音乐大师来到神秘的中国,而斯特因访华又有所不同,他除了演出,还访问了北京和上海的两所音乐学院,大提琴家王健几位少年天才也受到了他的帮助。在北京演出时,斯特恩与中央乐团合作的曲目便是这首“第三协奏曲”。演出是在首都体育馆,排练时体育馆里也坐满了人,在此之前,中央乐团曾中断多年排演西方古典音乐,更鲜与国际演奏家合作,故在排练现场可以看到斯特恩多次中断演奏,向弦乐声部的演奏员演示,如何可以把音乐演奏得更富有感情。
在那部纪录片中有两位音乐大师是我“熟悉”的,一位是中央乐团的指挥李德伦,一位是时任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的小提琴家谭抒真。在北京和上海,这一对老朋友距离斯特恩最近,出镜也最多的。在我开始做文化记者时,两位大师均年事已高,我只是匆匆采访过一次李德伦先生,问过几个小儿科的问题,谭抒真先生则干脆无缘得见。但我又真的对两位大师非常熟悉。我曾写作过谭抒真先生的小传,与谭先生的儿子谭国璋老师相熟,并于上海音乐学院85周年校庆之际了参加谭先生的研讨会。我曾两次造访谭家在上海南汇路上的旧宅,虽然谭抒真先生已于2002年去世,但那里的陈设一直还是原来的样子,那间狭窄的做琴的小工作室也与我在纪录片中看到的一般无二。,名曰“来自上海绅士”,访谈中谭先生全程用英语,而他所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出生在青岛”。
2013年,我又受李洁老师之托,开始为李德伦先生的遗孀李珏女士做口述。那年我几次去北京,到地坛附近的李家做采访。李珏女士是中央乐团的第一位首席小提琴,又是一位大家闺秀。她与李德伦先生的家是一个著名的场所,在一楼阳台改造的小客厅里,梅纽因、斯特恩、小泽征尔都曾留影,而我也曾有几天的时间,在这里聆听李珏女士讲述她的传奇故事。
因为有这些采访的经历,,贯穿始终的莫扎特第三小提琴协奏曲也成了我一段时期反复聆听的音乐。某些时候,我甚至觉得这首乐曲就像一剂药,让我在疲惫、沮丧的现实生活中看到远方的光亮。现在的人提倡“活在当下”,很多时候,当我听到这首乐曲的时候,就深感自己已经不再庸俗地活在当下,而能够穿越时空,来到辽远的未知世界。
莫扎特一生写过五首小提琴协奏曲,与后来者相比,这些作品当然算不上宏大。说到小提琴协奏曲,当然是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的作品更伟大一些。在莫扎特的时代,小提琴协奏曲还远没有形成宏篇巨制,乐队的编制也很小。经典的唱片中,就有梅纽因演奏并指挥的莫扎特的协奏曲,我们所熟悉的华人音乐家林昭亮,也曾与英国室内乐团合作过莫扎特的几首协奏曲。像莫扎特其他的作品一样,他的小提琴协奏曲里没有哀鸣,只有欢唱,像天使,似乎无法转译人生之悲凉。
刘扬的音乐会是我近来聆听过的温暖的一场。上半场,他与夫人蔡宜璇合作,演奏了几首奏鸣曲,下半场则是莫扎特的这首名作。刘扬演奏用的是瓜奈里1741年制作的名琴,音色柔美,特别适宜这首柔声细语的作品。特别是其中的慢乐章,有青春的朝气,甚至令人联想起恋人的耳语。
我一直认为,欣赏真正的艺术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训练,一个未经训练的人,多半无法体会一场演出、一幅画所能带来的愉悦。许多年来,在音乐会中耳濡目染,我自认为练成了一样本事,能够以严肃高深的艺术作为桥梁,抵达精神愉悦的彼岸。乘复杂之物游庸常之心,这总算是一个收获吧。(刊于《青岛文学》2016年第九期,入选2016山东作家作品年选)
主 任
戴升尧
副主任
阿占 林之 张金凤 张祚臣 盛文强
委 员
高伟(兼)刘宜庆(兼)张彤(兼)王小姿
王俊 孙邦珍 米荆玉 阿丫
如风 李蕾 安东 肖瑶
雨桦 崔燕 崔启昌
崔楚平
主办:青岛市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
主编:张祚臣
编辑:孙邦珍
LOGO设计:阿占
图片:选自网络
投稿邮箱:77914171@qq.com
欢迎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网络音乐文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