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音乐启蒙小妙招,你都知道几条?

2022-07-01 03:05:44


睿卡音乐教育

音乐启蒙,睿卡同行!


常常听到初为父母的朋友们提出的各种关于音乐学习的咨询。学习乐器在当下中国的一部分城市,已然成为孩子的必修课。


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行为背后都有其父母不同的考虑,如今中国,城市里的孩子学习音乐,演奏至少一件乐器似乎已经与英语、运动一样成为了现代家长眼中孩子需要掌握的生活必备技能。



但音乐学习究竟学什么?孩子又该怎么学呢?很多家长不仅困惑而且焦虑。


1孩子什么时候适合学琴,家长你会判断吗?


音乐,是人类表达世界的一套符号系统。它跟人类的文字和语言相似——世界上不同的民族和地区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字、语言、思维方式,音乐文化也千差万别。若将语言与音乐这两个不同的符号系统做个类比,语言之于音乐,就是文字之于音符,阅读之于读谱,朗诵之于歌唱。


不过,音乐比语言还多了更为复杂的一个层面:那就是乐器演奏。乐器弹奏需要将阅读到的符号通过手或口的肌肉控制和协调,经过感情的加工处理,落实到某件乐器上让其发出乐音。



爸爸妈妈们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吧。自出生开始,大人们不停的对孩子说话,给孩子创设不同的生活语境长达1年左右的时间,孩子从单音的ba,ma逐步会说出词组、长短不一的句子。而在之后教孩子学习认字和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常常会给孩子购买大量的字卡、图片。孩子们在3岁前总是饶有兴致的看图,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步过渡到“画字”、认字,写字的阶段、最后形成了阅读和书写的能力。

    

最近热播的电影《降临》讲述了一位语言学家,尝试与外星生物沟通、破解外星生物语言的故事,天才语言学家,通过数月的分析、总结和认知,逐步把握了外星生物“环状”体的文字,这真实的还原了人类学习文字和交流的过程。


所以,当我们成为了家长,为了对让孩子不再对音乐感到混沌,为了让孩子变得更为聪明、更有竞争力,为了一百个学琴的理由,匆匆的把孩子送入了琴行。可是,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让一个尚不会认字的普通孩子,既没有大量优秀音乐听觉环境的熏染,又对音乐的记谱符号尚无任何概念,这时候便开始乐器技能的学习,是不是大人对孩子天性的极大压制和对孩子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的极大不尊重?!

2关于儿童的乐器演奏,你需要知道哪些常识?

事实上,学习钢琴的第一个半年,就需要建立起手指肚正确触碰琴键、感受手臂力量,不同手指独立按键,双手协调弹奏的能力。而小提琴等弦乐器则更是从学习初始便要靠手指和耳朵共同合作才能固定音高与音准。这些都涉及到比较复杂的精细动作技能,需要眼、手、脑、耳非常好的合作,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而每个孩子的认知发展是有差异的。


虽然,网络上常常看到一些天才儿童在四岁,甚至更小的年龄就显露出了乐器学习方面超乎常人的能力,但对于我们希望把音乐作为一种素养来学习的普通家庭来说,男孩5岁半、6岁开始学习钢琴已经算比较早了,女孩也许可以适当的提前些。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自己孩子不同能力发展的敏感期,不要盲目的与身边任何一个同龄的孩子做比较,才能准确的为孩子学琴的时间作出判断和选择。


3不学乐器,孩子音乐启蒙可学什么?

01


歌唱,自然赋予人类以独特的嗓音,鼓励孩子开口歌唱吧!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牙牙学语,什么时候就开始不由自主的歌唱了。节奏欢快的儿歌让每个天真的孩子情不自禁的扭起小屁股;一个不知从哪里听来的旋律,配上几句自己创编的歌词,憨态可掬地唱给爸爸妈妈听,常常这是一个有了孩子的家庭最为欢欣的画面……

    

作为父母,当不知道该怎么陪伴孩子的时候,跟孩子一起歌唱吧。清晨起床时、外出玩耍时、夜晚睡觉时、玩具嬉戏时,都是非常好的亲子歌唱时光。


或许有人要问,具体可以唱哪些类型的歌曲呢?

回老家探亲时,跟孩子一起唱一唱曾经自己小时候外婆曾教给我们的方言童谣;


跟孩子玩手偶游戏时唱几首俏皮的手指歌谣;


在小公园里看到小鸡小鸭时唱起模仿动物叫声的可爱歌曲;


夜晚依偎在孩子的床头,唱一首轻柔温暖的摇篮曲;


这些也许是很多家长都能够做到的。爸爸妈妈跟孩子之间爱的交流和传递,是亲子音乐教育的第一个步骤,既让亲子关系更为温暖,又让孩子在快乐的歌声中体验音乐的快乐与奇妙。

02


除了歌唱,选择有营养的音乐给孩子聆听吧!

也许有的父母很犯难,自己从小就不敢开口唱歌,自觉五音不全,脑子里也几乎想不出一首像样的儿歌来唱给孩子听,那应该怎样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音乐环境?

    

如今,信息极大的丰富,各类音乐资源如打开自来水龙头般唾手可得,电视、手机、广场、街道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快餐式音乐。天天看某部动画片的孩子,看到后来一定会哼唱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曲。可见,孩子在一定量的刺激下,对音乐的信息是照搬全收的,模唱的能力也非常惊人得快。

    

但是,快餐终究是营养失调的,我们究竟要用什么样的音乐作为主餐来喂养给孩子?



在我看来,家庭音乐博物馆可以收藏三大部分的内容,它们分别是:中国流传至今的母语音乐、西方文明几百年间积累起来影响全世界的艺术音乐,以及世界各国民间音乐。

    

若要给这三类音乐再加上一个定语,那就是:节奏明快的、适合孩子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具有普适性价值的音乐。

    

●母语音乐


母语音乐就如外婆家的红烧肉,承载着家乡独有的味道和文化符号,能带给孩子作为中国人文化认同的第一份感性记忆。


我们生长在上海吴方言一代,总是对体现江南秀美的《茉莉花》等音乐更有亲切感一些,如若是自小在陕西长大,自然会对刚毅沧桑的《信天游》更有感情。


 ●西方艺术音乐


西方艺术音乐是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在西方音乐史中,很多著名的作曲家都专门为儿童写作了音乐。比如,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比才的钢琴四手联弹套曲《音乐游戏》、德彪西的钢琴组曲《儿童园地》、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布里顿的《青少年管弦乐欣赏指南》等等,大家不妨先找来与孩子一起听听。

另外,清晰细腻、明快流畅、充满天真童趣的莫扎特的作品,也是儿童曲库的不二选择。


这里,还要给家长们两条额外的建议——

1、家长们可以多多留意孩子练琴曲谱上面的作品和作曲家,即便在最初级阶段的乐器教材书上,也多会安排一些将著名作曲家的作品简化改编后的曲子,编撰者的目的是既让孩子练习弹奏掌握技巧,又能形成孩子对经典作品的听觉记忆。

    

2、家长还可以根据孩子所学乐器的进度,到网络中寻找这些作曲家的原作给孩子聆听。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仅有不同演奏家演奏的不同版本,还有些既有乐器独奏的版本,又有管弦乐合奏的版本。同一首乐曲经由不同版本演绎,能让孩子立体的感受名曲的本来面貌和美感,形成自己主观的审美态度。慢慢的,也许你们会发现,不用别人推荐,自己或孩子总能被其中的某些作品的某种演绎所打动。这个时候,西方艺术音乐的大门也许就向您和孩子们悄悄地打开了。


 ●更多具有普适性价值音乐


世界上还有太多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它们共同铸成了当今人类的音乐宝藏。除了当下影响力较大的美国爵士乐,还有拉丁美洲音乐、东南亚音乐、非洲音乐、欧洲民间音乐等等,这些五彩纷呈的音乐文化因为发源于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形成了节奏、旋律、织体、演奏乐器、歌唱特点风格各异的音乐果实,成为不同民族与地区的文化符号。


我们的孩子在这些音乐的熏染中,逐步的懂得如何表达自己和尊重他人,学会理解何谓自己,何谓他人,何谓安身立命,何谓求同存异。这正是未来公民跨文化理解力力的一种潜在积累和表达。 


     

中国音乐启蒙教育领航品牌

大家在看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