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赏析小课堂——黄自作品《玫瑰三愿》

2022-06-02 04:39:35

看了我的文章,你就是我的人嘞。快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同学们好,今天是小乐老师的第一次声乐赏析小课堂。


赏析曲目为——黄自《玫瑰三愿》


关于黄自


黄自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著名教育家作曲家理论家。黄自虽然一生短暂,但为我国专业音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早年的留学经历及后期在国立音专的授课,使他的作品体现出传统民间音乐与西洋作曲技法的巧妙融合。他的《思乡》《花非花》《玫瑰三愿》等抒情歌曲,旋律优美、形象生动、感情细腻、色彩变化鲜明而丰富,被堪称为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创作中的精品。


《玫瑰三愿》

《玫瑰三愿》是黄自著名的抒情歌曲,由龙七作词。它的出现为中国近现代的艺术歌曲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也为当时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思想。


1932年,,上海音专校园里的玫瑰在战火中凋零。面对被日本帝国主义践踏的祖国大好河山,作曲家感慨万千,以抒情细腻的笔触,赞美、感叹的音调,慨叹玫瑰在战火中的不幸,曲折地表现了知识分子对山河破碎的愤慨,流露出作者的爱国热情




歌曲为两段体结构




Part

1

第一段是叙事的段落,E大调,6/8拍进行,音乐安静而隽美,在小提琴的助奏下,更突显了典雅、温柔、秀丽的风格。歌曲以叙述性的音调开始,音乐以“玫瑰”展开,两遍重复同样的歌词,作者做了二度摸进处理,仿佛玫瑰在轻轻地叹息。后一句出现的“玫瑰花,玫瑰花”是对第一乐句情绪的进一步深化。接下来,“烂开在碧栏杆下”,采用动机模仿的手法,进行音程和节奏上的变化,唱出了昔日玫瑰盛开的情景。这段的最后一句采用9/8拍收尾,延长旋律的时值,让人回味悠长。


第一段钢琴伴奏以柱式和弦伴奏音型为主,第一句的和声作者采用了大量的七和弦,使音乐充满离调的色彩。第二句的开始,作者以导七和弦为背景,减七和弦对主和弦的强烈倾向推动了音乐向前发展,渐渐激动的情绪也有了音乐上的支持。结尾处,作者采用了“主—下属—属—主”的典型的段落结束的和声进行,将悸动的情绪加以控制。




Part

2


第二段,乐幅一下拉宽,情绪由静变动。当我们还沉浸在玫瑰的姿容之时,无情的炮火毁掉了这静谧和平。


这时的玫瑰只有三个愿望:


  • 第一个愿望“我愿那妒我的无情风雨莫吹打”,音乐平稳,气韵悠长,但到了“妒”时,用六度大跳来强调,烘托略有激动的情绪,为下面的愿望埋下伏笔;

  • 第二个愿望“我愿那爱我的多情游客莫攀摘”。这句是前一句低下二度的移位,音乐温柔恳切;

  • 最后一个愿望“我愿那红颜常好不凋谢”,力度由mf—p—f逐渐加强,最终达到全曲的高潮,让人无限感慨。


这一段的和声织体有所改变,以三连音、琶音分解由低向高运动。前两句以相同的和声模式进行,第三句作者则安排了三级七和弦向六级和弦进行,从而造成了音乐向#c小调的离调,求得新的调性色彩,使音乐在激动之时仍有凄婉的意味。


这三个愿望都是为了歌曲的最后一句:“好教我留住芳华”,这样一个善良的目的,旋律略显哀婉凄清,表现了作者对弱者的同情和怜爱之情。最后歌曲在微弱的、充满期待的、留恋的旋律中结束。



《玫瑰三愿》曲调流畅优美,形象生动鲜明,技法运用细致周密,结构简洁严谨,而且十分注意歌词语言与曲调展开、声乐演唱与钢琴伴奏的高度结合。正是这些才使得这首歌曲扬名中外、影响之大。《玫瑰三愿》不愧为中国艺术歌曲的瑰宝之作


今天的讲解到这里,感谢各位同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回复到公众号后台,小乐老师会及时解答~


 愿你能够看清自己,了解自己

在学习声乐的道路上

披荆斩棘

步伐愈发坚定


大家在看
友情链接